营想实现(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而没有实现的愿望。大家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今天是回访和交流,在这里,我也把母体企业的情况给大家作个简单介绍。这两年油价比较高,应该说效益比较好,但集团公司不是考核我们的效益,而主要考核成本、产量,考核存续减亏指标,跟油价高低没啥关系。如此一来,我们成本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油田产量没增加,靠什么来维系呢?靠每年发现1000万吨储量来维系,找到储量就要打井、建产能,每年增加三、四百口井。井数增加,投资、资产折旧、水电、维护消耗、作业工作量都在增加,导致成本不断攀升。但集团公司给我们核定增加的成本很有限,其幅度不足以抵消市场原材料上涨的幅度,这个压力相当大。因此,在今年下达成本指标时,我和几位领导整整花费10天时间,与各单位一个一个对接、对话,算细帐。算到啥程度?打井,表层套管下浅一点,原来100米,现在30米;井下的口袋,原来60米,现在25-30米;油管、套管都改用国产,等等,算了以后还是不行。很显然,如果我们把指标硬压下去,大家实在完不成,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那样我们更被动。面对这样的现实,集团公司可以硬压我们,但我们对二级单位不能不讲道理,咋办呢?只得增加两亿元赤字,并且给大家说明,这两个亿赤字填进去,必须要完成任务,如果再完不成,实在没有其它办法。这两个亿的赤字又怎么办呢?只有让财务处给集团公司做工作,我想其它油田应该也是这样。财务处现在对这个事还没有把握。这是分公司的困难。
再说存续这一块。去年集团公司下达的减亏指标是10300万元,今年是4200万元,减了6100万元。我们一再向上反映,虽然我们改制分流带走了几千人,但是近期不能给我们减亏,因为改制分流的负担全留下来了。大家应该最清楚,南机厂改制留下一千五百多万,运输有七、八百万,各单位都有,不一一列举。还有,改制前,我们这些单位不仅不要费用,而且还承担了那些负担,比如南机厂,原来是基本持平甚至还略有盈利,现在负担留了下来,盈利我们也得不到。再加上改制时,考虑到大家要走了,为了关心大家今后步子走稳,在持续经营期间,又给大家增加投入几千万,这些负担都留给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还对我们减亏,而且减亏的幅度越来越大,现在我们是咬着牙承担,压力挺大。给大家讲这些情况,目的是希望大家能理解,回去给职工讲,母体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要认为母体企业就是“唐僧肉”、挺肥的,再穷再难,要上几百万应该不算多大事。现在看来,不是不算多大事,而是非常困难。说得再透彻一点,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不能老把眼光向内,母体企业现在就是这个状况,确实非常困难,想了也没用,我这是把话都说到了实处。
三、给改制企业提几点建议
第一,抓市场,抢效益。对我们改制企业来讲,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其它的都必须给它让路。没有效益,其它管理抓得再好都是苍白的,没有说服力。通俗点说,效益上不去,工资发不下来,职工拿不到钱,一切都是白搭。而且,你们作为企业的“脑袋”,队伍不好带,麻烦多,还有可能干不长。因此,做企业就是做效益,要把这一点放到首要位置来考虑。
抓效益,最终落实到抓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有效益才能实现职工对改革的利益期望,增强职工对改革和发展的信心,这是我们改制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大家已经看到,内部市场就这么大,抓市场既要眼睛向内,又要眼睛向外,就是在巩固内部市场、局里保护内部市场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值得欣慰的是,大家都在考虑这些事,都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