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主攻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农业发展的主线,也是肥东全面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我县是粮油生产大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油生产。要继续大力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在面积稳定、单产提高、品质改善、总量增加上下功夫,重点建设12个部、省级万亩水稻、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力争粮食种植面积160万亩,增长7.1%;总产74万吨,增长5.1%。油料面积70万亩,总产11.2万吨,增长9.8%。要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使机耕水平达85%,水稻、小麦机收水平达95%。要大力推广“田头窖”堆腐还田技术,确保午季秸秆禁烧硬仗取得胜利。
要促进农业产业化提质升级。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化带三化、一举连城乡的重大功能。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具备规模,在全省也占有一定位次,要继续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今年要力争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安徽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10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要从87亿元提高到100亿元,形成“百亿元产业”。在加强农业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切实做好农业项目的服务和推进工作,重点为福涌泉食用油深加工、黑牛二期工程、大江熟食生产等项目做好服务。
要推进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农业内部增收最大的空间仍然是养殖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发展生猪、奶牛、家禽、水产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性动物养殖,规划和建设一批“百头奶牛、千亩龙虾、万头生猪、百万只家禽”养殖场,进一步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力争新增规模养殖小区20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
(二)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突出发展富民产业
我县到“十二五”末要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农民年均须增收1000元,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要突出抓好“菜篮子”建设。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是今年全国的重要任务。发展“菜篮子”生产既可增加产品供应保障市场需求,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一举多得。近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五大产业区发展蔬菜生产,计划五年后蔬菜总产量达300万吨。我县蔬菜产业有基础、有基地、有规模、有品牌,要抓住农产品需求旺盛和价格上涨的机遇,抓住合肥市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机遇,继续主攻蔬菜产业,成片建设一批蔬菜标准园和设施栽培,力争新增露地蔬菜1.5万亩、设施栽培2000亩、水生蔬菜3000亩。
要培育壮大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发展劳务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民的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主动做好农民工输出服务工作。要继续深入实施万名新型农民培训、千名农民工转移就业和百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三大工程”,培训新型农民6610名,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4000人。要规范外派劳务市场,力争外派劳务突破5000人。
要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今年国家继续加大支农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资金,省级财政安排“三农”方面的项目支出较上年增长30%以上。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完善“一卡通”、“一线实”工作法,真正把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避免“撒胡椒面”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巩固农民负担监管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确保发挥效益。
(三)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全面夯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