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4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亿元,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7027元,增长17.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三农”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
(一)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全县新增设施栽培2000亩、露地蔬菜1.9万亩、水生蔬菜6000亩,种植紫云英1.1万亩。“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发展到47个。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发展订单农业40万亩。4家农业园区被评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元疃丰宝农业科技示范园被列为首批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区。新增各类养殖小区200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4家、150头规模奶牛场9家,规模养殖比重达78%以上,安泰种猪场、现代牧业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省级3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22家。我县被评为“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和“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集体”。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市示范社。燕之坊、燕庄油脂等4家企业被授予“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先进企业”称号。
(三)农村面貌发生积极变化。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百村规划”编制完成,长临河、梁园、石塘被列入合肥“1419”城镇规划体系。完成了范同路西段改造工程和14座道路危桥改造项目,实施了100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延伸提级工程,“村村通班车”率达98.5%。店埠至撮镇公交车顺利开通。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陈集镇陈集社区、响导乡龚集村等成为新亮点。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了30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百万群众受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40.1万农民参保缴费,14.3万名6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并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完成179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任务,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31万平方米的中小学校舍加固重建工程全部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形势较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掀起了植树造林清洁家园工作热潮,累计成片造林1.1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万亩,高标准建成合宁高铁绿色长廊41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依法淘汰了42家石料矿山开采企业,关闭了25座18门以下小轮窑,对合马路和石长路沿线 126家石料破碎企业依法进行整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顺利实施,荣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最突出的成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达到新高,由2005年的53.9万吨提高到 年的69.5万吨,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138万亩,油脂产量居全省第一。瓜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2.7万亩。最可喜的变化是农民收入持续高位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