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着引领农民发展生产、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现时期,基层党组织是履行党的工作职责、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的核心力量。依照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认真审视和谋划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提升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三种能力,努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为促进农民的继续增收、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村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提供组织保证。
一、着力提升基层组织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能力。
必需有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作支撑。党的基层组织必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将发展和累积物质基础放在第一位,始终依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备的物质基础。
一要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生命源。直接引领人民群众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力量。因而,建设基层党组织时,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的班子队伍尤为重要。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需努力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积极创新选贤任能的方法,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切实把政治思想过硬、群众普遍认同和具有较强“致富、带富”能力的优秀党员选入支部班子,把热爱基层工作、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人才吸纳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把年富力强、敢于开拓创新的后备人才补充到基层组织中来,争取将社会威望高、公德心强、综合素质好的致富能手和民营企业家聚集到组织中来,并通过招聘大中专毕业生、鼓励干部驻村兼职等方式,加速改善基层组织的班子、年龄和知识结构,努力形成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战斗力强的人才队伍,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要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科学决策能力。结合党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工程。即村宣传文化活动室、党员干部学习室、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和农民夜校。同时,通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科技下乡、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地开展培训,把农村党员教育培养成为科技致富能手,把农村干部教育培养成为科技致富领头雁,把非党经济能人教育培养成为党员,努力构筑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高地。积极兴办一批产业、科技等高新产业、高新科技的示范基地,通过技术培训和社会实践,将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学习培训贯穿其中,争取在培训学习中增长才干,实践锻炼中累积经验,从而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决策能力。
三要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综合协调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既担负着发展社会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准备物质基础的首要任务,又担负着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效果、共建和谐社会重要职责。因而,党的基层组织要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努力增强中心意识,树立服务大局观念,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培植壮大新型产业、建设维护基础设施、促成社会新风尚等方面,结合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三卡”管理活动等,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临时得实惠,不时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锻炼和提高基层组织的综合协调能力,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则能战的生力军。
二、着力提升基层组织以人为本、依法管理能力。
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多数人共建共享的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