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市公有制国有企业共有212户,其中国有企业107户,集体企业105户。经过大打国企改革攻坚战,到目前,全市实现“双退出”企业88户(含商业),解除职工身份14971人,已实现“并轨”企业159户
(含市社),解除职工身份24329人,至此,全市公有制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开展了“乡财县管”改革试点。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了乡财县管新方式,进一步理顺了市乡财政治理体制。深化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完善了农村站办所治理体制和机制,参加改革1893人中,有712人实现竞争上岗,顺利完成了改革阶段性任务。
(五)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发展了科技教育事业。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农村技术市场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表彰奖励。完成24个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12个。开展了扶贫助学系列工程。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和职业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达到41915人,工伤医疗保险达到14832人,养老保险达到32000人,失业保险达到29000人。全市24329名国企职工享受了并轨政策。全年争取低保资金2377.9万元,城区有13750户、32328人享受到低保,占城区总人口的16;发放农村低保金360万元,使8868户、19835人得到救助。扩大了就业和再就业。创造城镇就业岗位7012个,城镇新增就业410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75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260万元,转移剩余劳动力22万人。发展了卫生计生事业。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加强了各类传染病的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调整完善了参合政策,49.8万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7.7以上。我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来**调研的吴仪副总理的高度肯定。保持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发展了文体广电事业。组织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了文化市场治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有线电视村40个。提前二年完成了有线电话村村通工程。
(六)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提高。党的建设方面。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坚持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取得实效和群众满足作为重要标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目前,各乡镇正按照中心和省委及长春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双带”和部门包村活动,全面推行“三位一体”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狠抓各级干部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监督,加大了教育引导、制度约束、群众监督的力度。围绕构筑反腐倡廉“三位一体”整体工作格局,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着力打造区域创业文化,以“四解服务一线行”为载体,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社区功能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职责。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不断加强。2005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意见和建议174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12件。加强和改善了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治理制度,推进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加强了机关效能监察、经济软环境投诉、市长公开电话建设,有效开展了机关测评,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规范信访受理、办理工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