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教育部门要思考,其他部门也要思考,我们各镇(街道)、企业(集团)更要结合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认真思考。现在我们××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本地的劳动者,收入低的一般岗位不愿做,收入较高、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又干不了,这些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这归根到底是因为劳动者技能素质不适应产业发展,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功能定位,如何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大问题,因此职业技能培训,各相关部门要各有侧重、齐抓共管,各镇、街道要从长效利益考虑,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共同来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培养一大批适应产业大发展方面的合格劳动者,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结构问题。
建立完善就业长效机制,充分促进就业,还有两个问题很重要,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一是创业促进就业的问题,这个问题,上次××副市长来调研时,作了非凡的强调,××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 市长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要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工作来抓。我认为创业促进就业,是一个就业的长效机制问题,解决一个劳动者就业仅仅是一个人有了工作岗位,而引导、扶持一个人创业,开办一个非正规劳动组织
或一个微小型企业,它就能帮助几个人甚至一批人就业,解决一群人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对当地的产业进行配套补充,形成产业链,或者繁荣当地的服务业,方便群众,它具有一个多发效应,意义非凡。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工商部门、财税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非凡是对他们创业中碰到的资金、场地、能力问题,要认真研究,尽可能予以解决,各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场地等实际,通过挖掘闲置房地的潜力,逐步建设好创业小园区。二是继续完善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和托底机制,这是构建完善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问题,扶持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我们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特困人员、双困人员、协保人员、纯农户、离土农民的就业要靠我们援助和托底,因此,要进一步开发合适的岗位,实行政府财政补贴,解决好他们的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积极稳妥,逐步完善,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思路是“要分类、有梯次、保基本、广覆盖”,主要抓手就是“深化城保、推进镇保、完善农保、扩大综保”。我感到非常符合××的实际,对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社会保障面广量大,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要广覆盖,保证基本的保障;社会保障对象复杂、难度高,因此要分类,并且在养老待遇上也应有所不同,形成梯次;“城保”起步较早,随着我们综合实力的增强,到了进一步深化的时候了;“镇保”刚起步,这两年多推进力度较大,就拿我们×× 来说,128180人实行“镇保”,其中89208人通过征地和土地流转已经缴纳了不低于15年的基本保险,推进高峰已过,接下来应该作为日常工作平稳推进;随着“镇保”的推进,“农保”的出路问题更要研究,进一步完善,包括“农保”统筹金、增长机制、“三资”企业的农保问题等;随着来沪从业人员不断增多,治理问题日益重要,他们的保障问题同样重要,要加大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的力度,落实他们的社会保障,等等。因此,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社会保障工作。
第一,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问题是稳定之基,政策性非常强,不管是深化“城保”,还是推进“镇保”、完善“农保”和扩大“综保”,都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这里涉及到工龄计算、缴费年限,比例确定、不同种类保障的衔接、养老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