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23.2万人,其中,向县外输出18.4万人,境外输出300余人(输出11个国家,人平年收入达7.2万元),全县劳务输出总收入达到8.2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完成安置新增就业人员就业4582人,指导帮助357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帮助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220人,帮助“4050”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我县获得了市政府2005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进展,但是目前的工作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新成立了以管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明确了我县工作的指导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1-6月,全县农村外出劳动力21.5万人。其中新增9900人,占今年计划的88.92,县劳务办与14个培训单位签订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议,新赴广东东莞举办开展招商工作暨劳务培训外出洽谈会,新建农村劳动力培训个人档案1962个,新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1765人。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县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可以说大多数乡镇还在等待观望,有的乡镇还处于停滞状态。例如,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为6000人,其中乡镇培训2800人,定点学校培训3200人(指导性)。但是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各乡镇还没有送培一个。现在是七月底了,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时间非常紧,完成今年的任务目标压力非常大,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一些乡镇和单位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措施还没有到位,归根到底,对劳务经济是第一经济的熟悉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熟悉,没有形成深厚的社会氛围。
(三)深化熟悉,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来发展
市委书记汪洋同志指出,对于发展劳务经济我们要一个崭新的熟悉。其一,目前我国经济竞争优势不在技术方面,也不在成本方面,而在于大量的几乎是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以及国内外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从我县的情况看,劳动力数量大,而且质量较高,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一经济。
根据县劳务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3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67万的58.2,其中男性劳动力22.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56.92,女性劳
动力16.8万人,占43.08;年龄结构:16-30岁的劳动力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1.3;30-40岁的劳动力18.3万人,占46.92;40-50岁的劳动力7.5万人,占19.3;50岁以上的劳动力4.9万人,占12.5。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39万,我县农村现有耕地63.65万亩。按每个劳动力种植6亩地测算,需农村劳动力10万余个,目前我县已经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还有6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转移出去。今后随着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使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将逐年增加,按照每人种植面积10-15亩计算,只需劳动力人数4-6万人,约有4万个隐性农村劳动力仍需转移。我们做农村工作的同志都清楚,这只是个理论上的分析,现在60-65岁的农民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