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
工作,绝不能使“低保”政策成为养懒汉的机制。
另外,我们在推进小城镇保险过程中,也要研究落实好有关的促进就业政策和措施,切实做到保障和就业同步落实、同步到位。同时,我们还应该将完善保障制度的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的规范用工上,企业该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应按时足额缴纳,逃避、少缴社会保险金的行为必须严厉查处,真正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确的“深化城保、推进镇保、完善农保”的总体思路,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劳动者达到合理的保障水平。
第三,要正确把握好市场就业机制与政府促进就业的关系问题,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就业体系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是我们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区已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市场就业的观念已经逐步被老百姓所接受,这是我们开展就业工作的良好基础。我们要不断完善市场调节和导向的就业机制,健全公平、公正、规范、科学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形成以公共职业介绍为主体,民办、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为辅助的多种形式共存、优势互补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从而为劳动者实现市场就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竞争能力强的劳动力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竞争能力一般的劳动力通过市场指导实现就业,以进一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这并不是指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就业的完全配置,而是要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三大作用:一是宏观调控作用。即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来扩大就业;二是市场引导作用。通过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引导和调节劳动力供求;三是救援帮助作用。通过政府援助,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近年来,党中心、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都出台了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我们新区在这个基础上,又补充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的含金量相当高,税收优惠、资金资助、贷款贴息等一系列政策都是政府促进就业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这里我非凡还要指出的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是我们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要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在这方面,我们新区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不挑不拣、一周上岗”的政府承诺已经帮助了几千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我们要巩固和发展下去,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一个、认定一个、解决一个,真正给社会弱势群体送上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
第四,要正确把握好提升劳动者素质与促进就业的关系问题,努力改善新区的劳动力结构
在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用工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带来劳动岗位的调整;产业层次提升必然会带来岗位要求的提升。在用人需求上,素质门槛始终是存在的,问题不是降低素质门槛,而是如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帮助劳动者跨越素质门槛,这是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在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上,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眼光去探索实施“技能登高计划”,实现职业技能培训重点的“三个转变”,即职业培训的重点,从以“4050”人员为主体的下岗协保人员为主转向以青年为主;职业培训的层次,从以下岗失业人员上岗培训为主转向以中高层次技能提升为主;职业培训的产业方向,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新兴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
在我们的就业政策上,已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