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起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要突出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大,进入门槛低,且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链长、兼容性强、延伸服务领域广、间接就业量大。要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旅游等新兴服务业。非凡要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就业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服务体系。要从适应不断扩大的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出发,紧扣群众的衣、食、住、行、乐等,重点开发家政服务、托老托幼、扶助孤残、社区保安保洁、绿化、物业治理、医疗保健和修理维护等社区服务项目,努力建成涉及居民生活各个层面、伴随人生各个阶段的服务体系和网络。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争今年底,全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2。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步伐。实践证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吸纳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地区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搞好服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发展,落实好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他们在全县经济发展中挑大梁,在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中唱主角。要规范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项目建设“三同时”,即:新建项目同时将创造就业岗位纳入项目建议书内容;拟定项目可研报告同时确定用工培训计划;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同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需强调的是,今后全县新建项目新增就业岗位,都要按一定比例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并纳入项目审批程序。县发展计划局要研究《新建扩建项目用工治理办法》,更好的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要加大政府出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力度,县监察局、编办,抓紧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临时性用工进行清理,腾出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非凡是“4050”和“三种家庭”人员。
(二)做好再就业工作,前提是转变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观念。观念陈旧一直是阻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题。当前,一方面有人没活干,一方面有活没人干,这既有劳动技能的问题,也有观念陈旧的问题。要从择业观念意识教育入手,通过典型示范、舆论宣传、创业指导等形式,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认清就业形势,彻底破除就业观念论贵贱、讲高低、分公私的旧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灵活择业、竞争就业的新观念,以适应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工商、经贸、宣传、人事劳动保障、广电、工会、妇联、共青团等有关方面要研究具体办法,对创业有成,做出贡献的,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经济奖励,在全社会形成“自谋职业光荣、自主创业英雄”的浓厚氛围,促进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走上就业路。
(二)做好再就业工作,要害在落实再就业政策。要做好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对于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最后申请时限是到2005年底,只要能申请到享受政策,就可以享受三年。劳动、民政、工商、税务、财政、卫生、金融等部门,要通过发放宣传单、上街集中宣传、办板报橱窗等形式,让职工明白能享受那些优惠政策,享受优惠政策需要办理那些手续,办理手续有那些环节,到那些部门(科室)办理等内容;深入开展“送政策到家”活动,县就业服务局要选择一批服务型和商贸企业,逐企业宣讲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的益处,鼓励各类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人事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政策实质,引导企业根据需要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并及时为企业办理税费减免等手续,按时发放社保补贴,把该花的钱花出去,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加强《再就业优惠证》的治理。《再就业优惠证》是下岗失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