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服务。各地及所有培训机构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到用工企业了解情况,把握用人单位对培训者的岗位安排、工资待遇和能力需求等情况,努力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和就业后服务融为一体,形成系列化服务,确保输出一批、稳定一批。
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事关经济全局,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摆上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必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专人具体抓,建立班子专门抓,制定规划长期抓。正如省委李书记提出的要象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在有一个好的形势,就是省、市、县各级党政领导都很重视此项工作。大家要主动向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劳动、农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并在政府的领导下,形成统筹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2、加强舆论宣传。各地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先进事例和典型个人,促进各级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培训机构,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共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服务。要通过设立专版、跟踪采访和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培训后成功就业人员的经验和成就,激发广大农村从业人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市、全县上下营造一个一人外出务工、全家光荣的社会风尚。
3、加强南北合作。促进南北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要害在于要探索一条农村劳动力“北输南接”的合作机制,各地要通过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组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协作会,以及招生招工相结合的洽谈活动,协调解决南北合作事宜。苏北地区要针对苏南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沿江大开发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主动与苏南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劳务治理部门以及企业开展劳务协作,拓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与苏南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苏南五市要进一步拓宽帮扶渠道,以项目带资金、带人才、带设备、带信息,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支持力度。要继续推动南北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组织苏北学生转移到苏南学习,开展定向招生、订单委培,认真总结“21”南北合作办学模式的经验,从而直接、有效地促进苏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到2005年,力争苏南苏北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年招生规模达2万人。
4、加强检查督导。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措施。各地要按照新的要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分解到基层、明确到学校、细化到项目、落实到出路上。各地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好地推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市和县都要建立季报制度,对苏北五市分季度培训进展情况和南北合作计划进行定期统计、定期上报,及时了解各地开展培训和转移的工作情况,加强对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和成效的跟踪治理。省里将把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作情况,以简报的形式向各地通报,并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
同志们,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座谈会,也是一次专题研讨会,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和工作部署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可以这样说,这次会议的召开使全省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工作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预示着加快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实机遇就在眼前,标志着全省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切实做好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促进苏北地区经济更快地发展起来,促进苏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