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高中入学高峰,每年还将有大量的农村初、高中生毕业返乡,据教育统计部门测算,仅2003年苏北五市至少有17多万人将加入农村从业大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苏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劳动者技能和综合素质很低,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在家务农或待业,不能出去赚钱,有的即使走出去了,也干不了、干不好。应该说现在苏南各市以及沿海、沿江开发对劳动力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就业形势很好。目前,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这一用工与就业矛盾,要害还是劳动力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问题。因此,要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大力开展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既抓住了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又满足了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我们职业教育大显身手的良机。机遇是最可宝贵的发展资源。抓机遇的本事就是抓发展的本事。我省不少地方有过抓住机遇而领先的成功经验,一些地方也曾有过错过良机而滞后的深刻教训。优势正是在抓住机遇中形成,差距正是在丧失机遇中拉开。现在全省上下都已取得共识,熟悉到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大家在发言中所说的,当前各级领导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教育内部齐心协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广大老百姓认同职业教育和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大家多年来所期望的,也是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危机考验人,机遇也考验人。我们只有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以扎实的工作和实绩,往返报社会,取信于民,才能赢得进一步发展的主动权。在苏北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做好工作的要害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家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既要有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又要有迎难而上的锐气,更要有干一番事业的志气。实践一再证实,哪个地方的干部精神状态好,哪个地方的工作就生气勃勃、富有成效;哪个地方干部的精神状态差,哪个地方的工作就暮气沉沉、没有起色。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振奋精神。
因此,我们要确立大的职业教育观,跳出教育看职教、站在全局看职教,倍加珍惜、牢牢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育人、示范和服务的三大功能,努力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向外输送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为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三、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任务
根据苏北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和素质状况,我们计划从今年起,五年内,通过职业教育与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对苏北农村90以上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年龄在45周岁以下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之把握一技之长;每年重点培训50万农村劳动力,受培训者30以上至少要具有一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后的就业率要求达到60以上。上述目标中既有对培训的数量要求,又有对培训的质量要求;既要重视一般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更要突出对回乡初、高毕业生及青壮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既要提高劳动力的参培率、合格率,更要提高劳动力的就业率。
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省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切实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学习贯彻省委李书记讲话精神。会议结束后,大家要迅速把李书记的讲话和会
上各地介绍的典型经验向当地教育局分管领导汇报,并及时向下传达,使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思路,落实责任,增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认真进行调研摸底。近期苏北各市都要组织力量,逐县、逐乡、逐村、逐户对农村劳动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