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实业,有效地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再从长远看,大力发展劳动力经济,频繁地转出去、引进来,可以增强全体劳动者的技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无疑会有效地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力经济,还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城乡联动,激活其它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开放更广阔的大环境下优化配置,为一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走向文明创造条件。
4、大力发展劳动力经济,有利于形成开放的全新格局。劳动力转移是互动的,劳动力资源在城乡范围内流通以及对外输出,不仅使得通州的劳动力“走出去”,转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地区,同时也吸纳外地资金雄厚、技术精湛、市场开拓能力强的能人流向通州。在劳动力的相互转移过程中,全体劳动者的观念、技术、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促进了一个地区观念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特别是在大力推进劳动力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形成通州的劳动力品牌,将会极大地提升通州的知名度,既能实现劳动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全新局面,还将会在招商引资中赢得新优势,使更多的客商、朋友、在外业主热衷于来通州投资,有力地推动我市的对外开放实现新的突破。
二、理清思路,准确把握发展劳动力经济的工作重点
我市发展劳动力经济的基本思路是,以打造富有特色的通州劳动力品牌为目标,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拓宽劳动力转移空间为重点,大力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创富潜能,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全面提升劳动力资源开发水平,实现区域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全力打造劳动力品牌。
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面对劳动力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劳动者有更高、更强、更全面的能力。劳动力的素质,成为劳动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践证明,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的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一个地区劳动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劳动力品牌。我们要高度重视一些地方由于输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已经危及一方经济发展的严峻事实,以创造“劳动力名牌”为抓手,努力提高劳动者技术培训的整体水平。认真挖掘我市民间技能优势,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富有通州特色的劳动力品牌,以名牌提高我市劳动力的信任度和赞誉度,以名牌扩大我市劳动力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而更好地带动我市劳动力的转移。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要使全市人民都树立“为终身具备就业能力而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依托学习型城市建设这个载体,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机制,大兴学习之风,不断丰富劳动者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增强劳
本文由: 免费提供 动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意识。实际工作中,要切实抓好三种培训:一是加强就业前的培训,培养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把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与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加大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的培训和就业准入控制的力度,以此推动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落实。二是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在职职工的操作能力。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提高广大职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要指导用工单位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及福利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以岗定薪,推动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