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为劳务输出广开渠道。强化跟踪服务,实地了解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稳定务工人员思想,增进与劳务基地的联系与交流。
二是组织到位。在县劳务办的基础上,成立了县劳务总公司,各乡镇成立了劳务协会,为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提供了保证。
三是信息到位。通过参加劳动力供需洽谈会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向外发布劳务信息,搜集用工信息,为劳务输出提供信息服务。
四是服务到位。强化对务工人员的培训、指导,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拓宽就业领域,扩大就业范围。积极开展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困难和问题。
二、2008年劳务输出工作的思路
今年,我县将劳务输出与农村公路建设、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定了全年劳务输出8.5万人(次),劳务创收2.2亿元,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培训率达到50%,有组织输转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一)强化宣传,突出信息发布。
在利用传统媒体开展宣传的同时,采取务工人员现身说法、劳务输出带头人湫鸵嫉确绞剑纬善烫旄堑氐男疲罅χ迸┐謇土ν獬鑫窆ぁr?*政务网和西部**网站为主平台,积极建立县乡两级劳务信息网络,全面实现与全国劳务市场的信息对接,广泛搜集用工需求信息,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传单等媒体,采取开展专栏、制作专题、散发传单、开展咨询等形式,及时向务工人员发布劳务信息,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二)强化组织,突出有组织输转。
在继续发挥好劳务协会作用的基础上,实施劳务输出“个、十、百、千、万”工程,即一户一劳搞输出,组长带出10个人,村长带出100人,乡长带出1000人,县长带出10000人。根据用工要求,按照务工人员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积极开展有组织输转,扩大劳务输转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同时,在有条件的劳务基地建立劳务工作办事处,开展信息收集和跟踪服务工作。
(三)强化培训,突出技能提高。
按照我县制定的《农民工五年培训规划》要求,今年完成2万人的农民工培训任务,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订单”培训,按照行业、工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为打造劳务品牌奠定基础。
(四)强化措施,突出基地拓展。
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由县上领导带队外出考察,积极开拓东南沿海劳务基地,劳务输出逐步由西部体力型向东南沿海技能型转变。同时,以责任书的形式,要求每个县直部门至少开辟一个新的劳务基地,联系输出100个务工人员,以此来带动劳务基地建设。
通过上述工作,最终使我县劳务输出工作达到成批量、规模化、有组织、效果好、影响大、收入高的效果,使劳务输出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支“铁杆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