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各地要以贯彻实施新发为契机,着眼于建立城乡统筹监管新机制,坚持从城乡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入手,认真分析本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基本特点、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和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深入开展监察执法专项行动,着力推动若干事关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今年全省将上下联动开展4次专项行动,各地要按省厅统一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全面实施,在开展行动前特别要注意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是要坚持执法服务并重。集中性的专项行动是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执法方式,但不能取代也不可能取代日常检查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切实搞好集中专项行动的同时,要采取更加得力有效的措施,充分运用日常巡查和书面审查等执法方式,不断提高日常监察效能,形成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常态运作规范。要坚持将宣传、指导和服务贯穿于执法过程的始终,重在指导用人单位依法做好制定内部规章制度、规范使用劳动合同文本、建立职工名册制度等重要工作,把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基础上。
三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要开辟和畅通专门举报投诉电话、“12333”咨询服务热线、网上举报投诉平台、公众信箱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并完善处理制度,落实办理责任,加强跟踪督办,竭诚为劳动者提供更方便、更及时、更有效的维权服务,切实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使劳动保障监察真正成为劳动者的维权卫士。
要认真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尤其要落实对重大举报行为的奖励,并通过宣传和舆论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营造有利于与劳动保障违法侵权行为作斗争的社会环境。
三、 加快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体系和机制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愈来愈纷繁复杂的执法维权工作任务,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们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和得力的举措,坚持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办实事,在创新执法维权模式上下功夫,是江苏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当前,要在这样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要大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完善四级监察执法体系。组织机构建设是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建设,健全省、市、县、乡镇(街道)四级监察执法体系,是当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难点,也是需要着力突破的重点。各地要抓住贯彻《劳动合同法》的契机,积极向当地党政组织汇报,争
二是要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网络化建设,建立全面动态监管机制。网格化管理是通过划分劳动保障监察监管责任区,明确监管责任人,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动态监控的重要措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个地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途径,抓紧建立健全适应工作需要的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队伍,为网格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撑。要充分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拓展功能,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维权职能向基层延伸。网络化建设对于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