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实抓好充分就业工作
城乡居民充分就业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试验区的基本目标,是事关统筹城乡成败的基础工作,是利民惠民的首要任务。要继续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推动农民有序向二三产业转移。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抓好就业培训工作。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通过培训提升素质是使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农民转变为市民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就业的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还不够高,有多种原因,有农民工就业培训愿望不强、观念不新的原因,也有培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的原因,但根本还是机制和体制的问题。要根据培训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逐步改变就业培训模式。变培训工作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变过去对培训人数的考核为对培训上岗人数进行考核,变用财政资金搞培训为用财政资金购买培训结果,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劳动保障局要抓紧制定具体办法,并尽快组织实施。通过市场取向的培训制度改革,让市场竞争法则发挥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培训市场的主体,这样才能真正培训出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队伍。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和就业工作,市上投资建设市技师学院和技师分院,技师学院和三圈层县(市)、青白江区技师分院建设要加快推进,确保今年8月30日前竣工交付使用,二圈层区县要抓紧研究技师分院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启动技师分院建设项目。市上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个1000万元的实训设备补贴。三圈层的区县能办成的事,二圈层的区县应办得更好,市劳动保障局要加强指导督促。
二是下功夫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创业是经济活力之源,也是扩大就业的倍增器。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乘数效应,据统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平均就业规模分别为13.1人和2.03人,这意味着前者以1个人的创业创造13个就业机会,后者以1个人的创业创造2个就业机会。因此,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的关键。我市作为全国100个创业带动就业重点联系城市,理应创造出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要按照试点工作的要求,认真做好我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要深入开展创业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打造*syb、siyb创业培训品牌。要不折不扣把国家、省、市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市劳动保障局代市政府草拟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部门和区(市)县的意见后,报市政府审定。
三是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就业援助工作。这是我市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据统计,我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196万人,转移率66%,还需转移富余劳动力近100万人。目前全市正着手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市劳动保障局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的办法,真正让农村劳动力离土又离乡,彻底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城市人,推动城市化进程。要继续加大农劳输出组织力度,进一步落实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抓好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拓展新的劳务协作领域,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和转移。要进一步健全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促进长效机制,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失业登记制度,确保区内促进充分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就业援助是就业工作的一条底线,必须坚决守住,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