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合理分类,按类实施;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合理布局,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推进行政委托类、社会公益类和经营服务类改革。一是明确功能定位,理顺治理体制。把各类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重新定位,科学界定事业单位性质,理顺政事、事企关系,将行政治理和生产经营职能从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实行分类治理,该由政府来办的公益事业,要保证管好;对经营性产业,要放开放活。二是整合事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转变文化行政治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治理和服务质量。推进体育事业资源联合重组,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三是调动社会资源,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按照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社会资金以合作、参股和独资形式,共同促进社会事业的繁荣。稳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落实目标责任制,力争35户企业年内全部完成转制。坚持分类指导,因企制宜,注重改革实效,吸引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把企业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与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相结合,增强全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力度、工作进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广大职工,集思广益,化解矛盾,破解改革难题,保持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深化行政治理体制改革。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治理体制,建设法治、责任、服务型政府。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经济治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在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政风建设,规范行政责任行为,严格追究行政过错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三)以争先创优为动力,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巩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创建成果,提高社区建设水平。75个社区的“一站四室”建设年内全部达到省规定的400平方米标准。完善和创新“一个中心、四大公司”的服务内容,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家庭健康10分钟服务圈。推进旧小区开放式物业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星级社区”达标竞赛活动,做好第六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健全敬老服务网络,加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年内实现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的创建目标。围绕创建全国园林城区、教育先进区、群众体育先进区和双拥模范区,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继续搞好旧小区改造的绿化,抓好居民区和街、巷、路的植树和载花种草,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开展园林式街道、园林式小区、园林式单位的评选活动,提高全区绿化美化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深化“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建设职业化的校长队伍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区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特色教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办好华育高中和华育学校,培育华育品牌。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改造薄弱学校,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打造数字化校园;开展“文化进社区、欢乐大家庭,体育进社区、健康千万家”活动,加强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