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一轮税制改革将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要求,“绿色税收”正成为重要理念并逐步得到体现。二是制定差别化的税收政策,有促有抑。一方面,通过税收减免和优惠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活动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税率限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三是通过价格的传导功能让市场主体自觉选择,并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行为。由于我国的税收体制是中心高度集权,因此,就地方而言,在税收政策上主要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统一税制,将支持节能节源的税收政策宣传到位、执行到位。当然,作为省一级的税务机关可以向中心财政、税务机关提出建议和意见。
2.注重财政政策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导向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产品,或企业开展节能节水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以及使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优先采购等政策来鼓励社会各个方面节约资源。国外对这方面很重视,如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从2005年1月起出资用于补贴居民购买节能的冰箱、冰柜和洗衣机等节能家电;美国计划在2005年至2010年间,提供200亿美元发展能源技术;还有不少国家还建立了节能基金、节能创新基金和公益基金,专门用于节能,并建立了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节能发展专项资金(节能技改专项资金在1998年被取消,浙江省在1999年设立了节能专项资金,规模为500万元;2005年预算安排节能、工业节水专项资金3500万元;今年预计达5000万元),相关节能产业的投入分散在企业技改资金和高新技术发展创新项目资金中;而且政府的直接投入只局限于研发和生产(技改)领域,在节能产品销售、使用、服务、回收、信息传播等方面几乎是一个空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在2004年才实行。因此,利用财政政策引导社会各方节约资源大有文章可做: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大幅度增加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经费,支持资源节约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示范和推广、教育和培训;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的方式;加大对企业用银行贷款购买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固定资产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节约资源方面的导向作用。倡导绿色采购,等等。
(二)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践证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第三产业非凡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是当务之急。2004年,省财政厅党组及时提出了“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实践证实是科学、有效的,其精神实质也是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的。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证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客观要求和主要途径,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
变为集约型增长的过程中,蕴含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巨大潜力。我省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更加决定了我们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宏观调控作为重要机遇和倒逼机制,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节约中求发展。要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措施,把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提高我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着眼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企业要害技术、工艺、设备的研发和改造,切实把重点放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努力形成既能够节约资源又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各级财政部门要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