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提高熟悉,切实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思想上要树立不论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业主是谁,有作为就行的“四不论”观念。在工作中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除体制障碍,放宽从业限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实在在的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真正做到开放、放开、放宽、放活,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迅速壮大。三是要择优扶强骨干企业。着眼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升值,以集中力量扶持壮大天然建材、绿色食品、生物化工、丝棉纺织、黄金矿产五大支柱工业体系中的规模骨干企业为重点,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技术改造、研发新型产品、扩大企业规模,努力形成一批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集团型、科技型、外向型骨干企业群体,尽快形成三五户起决定作用的重点企业。四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眼于增强企业活力,把妥善安置职工放在首位,依据有关法律和相关政策,放手引进民营资本通过同业兼并、股份改造、嫁接培植、资产重组等多种途径,尽快使国有企业全部退出一般竞
争性领域,为发展民营经济拓展空间。五是要鼓励重点区域率先崛起。依托月河川道乡镇企业小区的区位、信息、资源、人才、经济等方面优势,以主攻民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资源优势整合,使重点区域在民营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下,实现率先崛起。六是要创新工业经济发展机制。按照区别情况、突出重点、分类考核、有利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重点乡镇以工业考核为主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并切实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调动乡镇抓工业发展的积极性。要采取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重点企业挂联锻炼,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提拔使用的办法,创新城市经济型干部培养新机制。同时,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一批熟悉工业、能够很好地组织和领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型党员干部和企业经营治理人才,为工业强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以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在加速农业产业化上寻求新突破。坚持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个要害环节,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分而散、大而弱”向“少而精、优而强”转变,进而夯实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一是要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变为商品走向市场的纽带,也是带动形成农产品商品基地的源动力。当前,汉阴农产品成本高、销售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商品化程度不高。我们要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力争引进一批肉类加工、中药材认证和加工企业在汉阴投资建厂,积极扶持秦龙、秦皖、禾烨等一批外向型企业,带动畜牧业、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力争实现30万头良种猪、万亩药材基地的发展目标;对缫丝厂、油脂化工厂等生产经营不正常的国有集体企业,要采取依法破产、长期租赁等方式进行改革改造,盘活闲置资产,使其重新发挥作用,带动全县8万亩桑园、10万亩油菜、20万亩优良粮食基地的生产;对魔芋、黄姜、葛根、茶叶等加工型龙头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搞好服务,促其迅速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业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向生产销售的终端商品转变。二是要扩张主导产业。继续按照“强牧、提桑、优粮、兴药”的思路,组织农民、龙头企业在扩大主导产业种养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上狠下功夫;突出抓好生猪养殖规模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