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要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强化“三个观念”,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什么样的发展观,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实践证实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熟悉的升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学习,我认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强化“三个观念”,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第一,要强化民本观念,做到加快发展与以人为本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个本质和核心,坚持把实现、发展、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对xx市来说,近几年来,始终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应该说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大家都谈到,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xx发展的新战略、思路、目标和任务。如:“开拓创新、强市升位”主旋律、“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建设生态经济市”、建设“大xx”、等战略总目标。)这些战略目标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社会事业方面的;既有城市的,又有农村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当前的,又有涉及长远的。我认为,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贯穿了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出了一个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落实了一个新的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个新的政绩观,这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第二,要强化全面发展观念,做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在,我市人均gdp虽然已经超过1000美元,但群众生活并不富裕,社会事业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客观地说,当前我市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存在不统一、不协调的问题。(比如:我市社会事业欠帐太多,非凡是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等各项事业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障碍,有的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隐患。)。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事业的各项工作。在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时,绝不能忽视社会精神道德领域出现的滑坡现象;在强调产业投入时,绝不能忽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在推进国企改革时,绝不能忽视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