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率达到。争取通过年时间,为每个农村劳动力提供一次培训机会,使全区以上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接受一次技能培训。
三要帮助失地农民谋求就业机会。全面落实《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实施意见》,认真做好就业岗位需求信息收集、治理、发布工作,定期举办招聘洽谈对接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平台。在每月举办招聘对接活动的基础上,举办全区性的大型对接活动,或分片举办对接活动。同时,积极建立多种性质、多种类型的劳务中介机构,鼓励中介组织开展劳务职业介绍活动。力争明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率达到。-
(四)健全保障措施,维护合法权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新体系。一要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深化土地征用地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工作,严格按标准对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进行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和村集体组织的财产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全面实施新增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研究制定并落实好历年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政策,使被征地农民能够获得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全区失地农民参保率达到。二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继续做好社保扩面工作,引导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为务工者办理养老保险,尽求做到“应保尽保”;提高低保标准,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把部分低收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受益面。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改革,完善现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分段补偿比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以上。四要完善财政性支农保障体系。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农村基础设施、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尤其是针对我区财权、事权划分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区级投入的基础上,督促各镇(开发区)用足、用好切块到镇(开发区)的资金,确保把有限的农业资金用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清理各类涉及到农民的收费项目;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进一步完善操作办法,简化操作程序;进一步搞活农村集体资产经营,实行挂钩帮扶,提高农村村级集体收入,化解村级债务。
(五)统筹城乡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营造农民持续增收新环境。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治理,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力求形成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等系列规划体系,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美丽、协调发展的城镇及农村村庄群体,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一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几年来,我区把城市化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突出中心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但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规划建设滞后,传统的零星布局、分散建设方式影响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配套困难,环境脏、乱、差等状况未能得到根本转变;工业布局集聚度不高,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污染集中治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必须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第一,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各镇要按照修编后的总体规划,加快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集镇形象,不断提高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水平,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内涵丰富、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要求,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商贸区、居住区等功能小区的建设,形成城乡互动并进的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