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
一年发展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坚持探索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开创全县各项工作新局面的要害所在。一年来,我们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化”进程,努力做好开放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三篇文章,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明晰思路不偏向,集中全力谋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思路决定出路,只有不断探索新思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才能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坚持营造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是开创全县各项工作新局面的保障所在。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才能干事业,团结才能干成事业。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工作之所以有新的起色、新的变化、新的成效,是各级班子精诚团结,广大干部齐心协力,全县人民众志成城的结果。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形成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我们的工作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第三,坚持创造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是开创全县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基础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取决于环境的竞争力。环境优势是加快发展最大的优势,优化环境是加快发展的最重要条件。可以说,怀宁目前开始步入一个环境最好的时期,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发展平台,提升机关效能,已树立了比较良好的开放亲商形象。但是,优化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硬环境投入有限,软环境投入无限,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优化环境中不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进一步优化环境。
同志们!2004年,我们没有辜负**万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的结果。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常年工作在艰苦的一线,任劳任怨,扎实苦干,务实进取,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此,我代表县几大班子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尽管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盲目乐观。要敏锐地看到,怀宁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与先进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水平与群众期望仍有一定距离;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工业经济总量不足,优势支柱产业发展不快,重点企业规模不大,新型工业化发展亟待加快;市场体系需加快完善,新兴三产需进一步加快发展,和谐社会环境仍需下大力气营造。这些矛盾和问题务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予以解决。
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握机遇
2006年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的要害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我们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三级干部肩负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历史使命。谋划新一轮经济发展,完成新时期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纵观横览,远瞩高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强调全面发展决不是否定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发展中的问题还是要靠加快发展来解决。怀宁当前最大的不足仍是发展不够,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也是全县人民的殷切期盼。强调协调发展决不是要搞平均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还是要坚持率先发展。强调统筹发展决不是要放慢发展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还是要能快则快。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绷紧三根弦:一是一心想着争先进位,始终绷紧“加快发展”这根弦。加快发展是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