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可以说,坚持不懈地抓好“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工作,就抓住了“十一五”发展的大局。全市上下都要切实认清这个大局,牢牢把握这个大局,始终坚持这个大局。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防止心浮气躁的情绪,沉心静气、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一届接着一届地做好工作,一步一步地把重庆的发展大业推向前进。
(四)认清重庆改革发展面临挑战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
“十一五”时期,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处于困难较多、挑战严峻的“矛盾凸显期”,而且这些困难和挑战将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们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全国各地千方百计抢抓发展机遇、抢占发展高地的逼人态势下,我们面临着区域之间争相发展的巨大压力;在全市发展基础还不牢固、发展水平和质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着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艰巨任务。而且在前进的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还会层出不穷。面对种种压力、挑战和考验,我们既不能消极畏难,也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挑战,发挥优势,抢占先机,更好地肩负起历史重任,加快重庆发展,造福全市人民。
(五)认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十一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是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一项历史性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我市的发展现状,重庆要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还需要付出巨大而艰苦的努力。如果我们继续沿袭过去的发展路子,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会越来越突出,改革稳定面临的难题会越来越多,重庆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窄。我们面临的抉择可以说是必然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的路子不转变,走不通;转慢了,走不快;转得不彻底,走不远。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尽快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动发展改革工作上台阶,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作出新贡献
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和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公共政策,安排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总量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调节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思全局、谋大事、抓改革、促发展是与其他部门不同的特征。总体上具有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创新性的特征。客观上要求必须始终走在其他部门和公众意识前列,有效把握理论和历史、中国实际和重庆市情、科技前沿和时代趋势,培育国际视野、现代意识、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引导者和创造者。
(一)着力建设长效机制,政治上靠得住
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加强全体共产党员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与党中央、市委市府保持高度一致。
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始终把“抓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