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位次均无变化(工业增加值位居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位居第4位,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11位),仍处于全省中下水平。就平均水平而言,2009年全省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827元、11010元、2680元,分别比我市高3462元、1960元和532元,差距明显较大。当前,全国、全省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地都在新的起点上谋求加快发展,竞争加剧,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我们必须正视发展差距,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
2、在把握市情中查找问题,认识跨越式科学发展的艰巨性
要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就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市情特点,深刻认识我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总体来看,综合分析,天水是甘肃的重要城市,1985年率先地改市,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不高,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属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市是全省的农业大市,气候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林特产资源丰富,河谷川道区农业较为发达,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但是,我市山多川少,人多地少,旱多雨少,农业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农民增收难度很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我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众多,工业门类较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已摆脱了徘徊不前的状况,步入了加快发展轨道,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但是,我市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企业规模小,缺乏大型骨干企业的强有力支撑,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和聚集度低,大多数企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市场竞争力不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我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特色鲜明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五大文化;风光秀丽,人文荟萃,有全国、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4处,有各类旅游风景区和小区46个,其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驰名中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寻根祭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但是,受交通、资金等因素制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宣传力度不大,产品单一,线路较少,管理体制不顺,服务水平低,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还不强。我市是甘肃的东大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陇海铁路横贯东西,310国道穿越全境,宝天、天水过境段、天定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天水机场已开通民用航线,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民航的立体交通网;但是,南北方向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连结,严重影响了天水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联系和经济合作,农村道路建设欠账太多,道路技术等级普遍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通行能力弱,通而不畅的问题十分突出;受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我市是**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在旧城区搞建设难度较大,廿里铺机场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极为有限,城市的整体功能还不完善,城市的辐射带动服务作用不强,城市化水平不高。我市是全省的人口大市,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人口压力大,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企业改制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交织在一起,就业和再就业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