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金融工作 目前,金融系统正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始终抓住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个中心环节不动摇,提高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努力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学习十七大精神,关键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金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为金融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活力;金融各项功能进一步发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开放的地域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监管和法制建设明显加强,为金融业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资本市场功能不断健全,为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金融工作成绩十分显著,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事实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促进了现代化建设。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下,金融体制和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保障金融安全的任务相当繁重。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领域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金融体系不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不协调,城乡、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垄断行业集中,“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广大农村、下岗职工等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明显不足;金融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金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金融风险隐患还比较多,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努力做好金融工作。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一定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使之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把金融业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方面,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一般强调通货膨胀目标制,但在我国,货币政策要坚持多目标,强调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各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稳步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的综合功能,发挥信贷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首先在宏观调控和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促进就业,其次注重通货膨胀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