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镇根据具体镇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县重大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提出工作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落到实处。
一、围绕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今年,我镇以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
在农业方面:根据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1、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时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确保现有粮播面积总量不减少。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的作用,建立农情灾害预警机制,做到及时预测、及时为群众提供技术援助和指导。
2、实施“以村为主”战略,发展村级经济。以基地建设为重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改造、改良、增资”以及党群致富联合体等多种形式,不断壮大茶叶、反季节蔬菜和畜牧养殖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加大2万亩毛竹的管护和开发,进一步巩固壮大桐岔反季节丰产枇杷、红卫有机茶园、郭洋板栗等特色种养基地建设。通过基地示范带动,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今年年初,我镇引进福建省裕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在8个行政村300多户农户中试种推广地瓜新品种——“红薯”1号,以更换老品种,提高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3、围绕农业创办工业,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充分利用我镇茶叶、竹木、地瓜、马铃薯等资源优势,引进2-3家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引进的企业,改造、反哺农业,使企业与农户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发展,从而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在工业企业方面:遵循“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把“工业兴镇”工作摆在我镇新一轮创业的重要位置。围绕工业企业远景目标规划,实行“少投入、中速度、高效益”的发展路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让利优惠”政策,从而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壮大我镇企业规模。
1、进一步打破传统思想束缚,积极推进企业放开搞活,走民营化和股份制的道路。在服务好原有企业的基础上,集中资金、利用电力等方面优势,重点扶持、推动企业再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以农副产品深加工、资源开发、养殖等行业为主导,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引进竹制品、农产品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