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发展,促进发展,始终把发展看做是解决全部中国问题的关键,从而坚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江泽民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而且第一次把发展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突出了发展在党的执政内容、执政过程、执政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发展观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为了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战略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和意在深远的谋划,认真总结了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的重要升华。
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反映了我们党的审时度势和不断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果没有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全面
小康”就很难“全面”。另一方面,在我们以往追求发展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社会上确实存在着片面化、单一化、短期化等诸多问题,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的一些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指导意义和重大理论价值。三、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人与自然关系中探索水利工作前进方向。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们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廓清认识误区,明确前进方向是当前全党的重要任务。作为水利人,特别是战斗在水利事业上的每个共产党员来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
水利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所赋予的水的条件,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于水利具有改造自然的性质,对任何一项水利工程评价,都要经过大自然的最终检验,水利工作中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靠天吃饭”、“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代表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中不同阶段的理念。在全世界的水利事业中,都可追寻到这种发展的轨迹。
中国从古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类型。筑堤防洪、挖沟排水、引水灌溉、围垦开荒,这是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改造自然的最普遍业绩,为中国人口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众多问题。京杭运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型,但明、清时期为了遏制黄河夺淮入海后对运河通航的不利影响,在淮河中游末端建造“蓄清刷黄”的洪泽湖平原水库,抬高了淮河中游河段的水位,形成现代治淮的难点。
曾几何时,围湖造田,开荒种地等人定胜天的壮举在华夏大地上一度极为流行,人们在得到短暂利益的同时,也遭受大自然的报复。1998年长江大水洪灾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大自然向人类社会发出的严重警告。近年来,水利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