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了全面部署,**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水土保持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关系民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水土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搞好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是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视察水土保持工作、并做出重要批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问题已连续3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的“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都与水土保持工作密不可分。
二是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市的建设重点,着眼于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态经济体系;稳定、和谐、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体系;优美、舒适、协调的生态人居体系;现代、文明、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保护。先后实施了退耕护岸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土整治项目,藉河示范区等一大批生态工程,使我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应对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树立**市发展新形象的要求,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搞好藉藉河示范区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城市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
藉河示范区工程是全国最大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工程,一期项目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0平方公里,项目建设贯彻了黄委会“关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力求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示范效应显著,真正体现了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藉河(二期)工程大部分区域地处藉河上游,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且为我市重要的水源地,正在建设中的上磨水库和规划准备筹建的高桥头水库均在此范围内,按照**市城市发展规划,把我市建设成为80万人的中型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搞好藉河二期工程建设,治理保护好藉河上游水源地,减轻面源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延长水库寿命,确保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十分必要,(我市的林士峡水库,峡门水库,柳林水库都是因为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库容淤积而提前报废)
(二)坚持梯田建设任务不动摇
清代蒲松龄曾将梯田的作用描述为:“一则不至冲决,二则雨水落淤,名为天下粪”。我市是一个农村面大、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自然灾害频繁是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的基本市情。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条件,实现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不懈兴修梯田。多年来,我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工作,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和根本措施来抓,截止2009年底,全市梯田面积累计达到398.45万亩,使大量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有效地减轻了水旱灾害,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了农村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确保了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