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是“吃壮”,“吃壮”才是我们根本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吃饱”,更不能满足于“吃胖”。所以,所谓的总量是在质量统率下的有效总量的增长,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无效总量统统不要,这个就是为“吃壮”。在第二阶段“吃胖”的同时,为第三阶段“吃壮”打基础、作准备。
二要把开展职能工作的成效得失作为分析检查的落脚点。如果不检验职能工作的成效得失,分析检查报告就没有可写性,3000字全部空对空,千人一面。写得深刻一点是有必要的,对此省委、市委、区委都是高度认同的,就怕你写不深刻,写得太肤浅。谁说写得深刻一点就掉了汗毛了?实际上一根汗毛都没掉。怕什么?关键是思想认识要到位,思想不到位那是说不过去的。作为职能工作成效我觉得要从五个方面去看一看,按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20*年的十六大以来,可从这么几个方面去查:目标定位是否高?工作重点是否清晰?务实操作是否到位?工作考核是否严格?队伍激励是否有效?要这样来结合,否则,就没东西想,没东西讲了。上次我到卫生局去了解到,卫生局在原有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增长很快,医疗收入增长200%,从5、6千万到现在1.2亿左右,非常不容易。
三要把发挥主体意识的成效得失作为分析检查的切入点。这个不在于多少,只要能领悟一点两点都好。否则党员组织生活会难以开好。这里我想把主体意识阐述一下,大家千万不要把主体纯粹理解为个体,主体既是指个体,又包括众多个体构成的集体,主体意识是统率了集体意识加无数个体意识的主体意识。我们的*精神就是主体意识的弘扬,我们的*精神就是集体意识的精华,是无数个个体意识融合在一起的集体意识。最近组织部也在开展关于“主体意识”的讨论,有位同志讲得很好,把个体意识转化到三个坚持方面,我觉得主体意识还可以把集体荣誉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主体意识是统率,集体荣誉意识和主体意识在逻辑概念上存有交叉的关系,主体意识不完全等同于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也不完全等同于主体意识,它是交叉的,有一部分是叠在一起的。那么,集体意识重要不重要?我们说军队是最有战斗力的,是以铁的纪律做保障,军队是努力为集体荣誉争光的。一个单位是要有名气的,一个队伍是要有士气的,一个人是要有志气的,而这三个“气”的统率最好的载体就是集体荣誉感,为集体荣誉争光,为*区争光。如果能够把主体意识融合到为*争光就很好了,个人荣誉可让,集体荣誉必争,何愁工作不往前赶?我们党组书记、部门“一把手”到市里开会,一个个脸上亮堂堂的,何愁工作不争先进位?所以主体意识,就是你们在本单位、本部门开好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时候要往集体荣誉感上去引导。你为我们水利局争光,我为我们卫生局争光。没有这种集体荣誉意识在这里,为*争光往哪里来?那不是要落空的嘛?
二、分析检查我们怎么查?
分析检查我们怎么查?我想关键要把握五个环节。
一要增强检查的内在动力。不是要我查,而是我要查,不是省委、市委要我查,也不是区委要我查,而是我这党委书记的岗位要求我要查,而是我有带兵带队伍的责任我要查,我在其位谋其政我要查,不在其位你可以不谋其政,在其位你就要谋其政,尽其责。这是一个内在动力问题。查得好不好,看文字是形式,我们更重要的是看内容、看工作、看成效,这是思想指导行动。
二要广泛听意见。第二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宝贵意见,掌握在你“一把手”的手上,如果你 “一把手”手上没有意见,你很苦的。如果一条意见征求不到,或者征求到5条意见是隔靴搔痒的意见,征求了8条意见全都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