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代发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政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实现教育统筹兼顾,在开拓教育未来发展空间上,还要我们发展国际性教育。大力拓展国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