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者才干天助之。任何外部的因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其自身缺乏发展的内应力,外部条件再好,也难以见效。只要全市上下都能一心一意谋发展,革除惰政弊端,改变官风民气,就一定能后来居上、振兴崛起。
(二)抢抓发展机遇。但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的实际。要有效解决发展中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需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放松,围绕加快发展,要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工业化水平偏低,产业集中度不够,龙头企业偏少;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偏低;乡镇经济发展单薄;项目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突破性发展二、三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着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加强城镇带建设,增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着力发展和壮大乡镇经济;进一步强力招商引资,着力提高项目质量;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发展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循环经济产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
(三)围绕以人为本。要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动身点,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在改善人民生活、协助困难群体、维护群众利益、坚持和谐稳定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要倾听群众呼声,解群众意愿,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对改善民生作出统筹布置,重点解决就业守业难、群众看病贵、行路难、饮水不安全、社会保证覆盖面不广、特殊困难群体住房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探索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变化,真正享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效果和实惠。
(四)致力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必需要有科学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即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农村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产业向园区集中的体制机制;农民居住向集聚区集中的体制机制;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证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要把解放思想真正体现在上述体制机制的创新上,经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一批制度成果,构建充溢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临时耐久地科学发展提供保证。
(五)大力提升形象。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认真查找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时提高行政效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政从政,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党风、政风的好转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形象,坚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兢兢业业做事,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
(六)加强实践锻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