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环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始终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定位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我市环境卫生质量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的需求。
一、在学习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心须要回答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问题,并始终贯穿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
(一)全面提高环境卫生质量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为了人民,这是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卫工作是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宜居环境,这一公共产品是为全社会成员所共享,它的好与坏、优与劣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因此,可以说,环卫工作的不断发展,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二)全面提升环卫服务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依靠人民,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环卫工作来讲,要想事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必须紧紧依靠环卫职工,始终相信环卫职工,充分调动环卫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要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使全体环卫职工的政治水平、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环卫事业的不断发展贮备人力资源,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激活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人尽其才,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为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努力提高公众卫生素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公众的环境卫生素质是做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营造清洁城市的舆论声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境素质,形成人人爱护环境、共同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要形成政府、市民互动的局面,实现环境卫生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在实践中,追求环卫事业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环卫事业如何发展,怎么提供不断改善的人居环境,是环卫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用实际行动回答的一个问题。
一是用脑思考,理清环卫工作思路。以实施“清洁六合”工程为核心,构建高效长效环卫保洁作业机制。以构建全地域覆盖不留死角,全时空覆盖不漏时段,全员责任覆盖不吃大锅饭的保洁网络为重点,以一般道路两清扫、扫后捡,重点道路三清扫、全天保为基本模式,再造高效常态环卫保洁新机制。
二是用心钻研,提高环卫管理能力。认真抓好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不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更新优化管理手段,制定岗位职责,使岗位职责更加明确,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从而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时时有控制,环环有考核,使管理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从经验管理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加大环卫所内部改革,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积极建立和培育清扫保洁、公厕养护、垃圾运输的竞争机制。
三是用力工作,提升环卫作业水平。抓重点,精益求精。始终把道路清扫保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全面巩固和发展道路清扫保洁成果;抓细节、防止反复。进一步强化薄弱环节的管理。加强果壳箱、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及时清洗,定时维护,确保外观整洁;抓指导,做好延伸。大力开展城郊结合部、街道与街道的结合部、社区与社区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实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