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形势,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1.一段时间以来,全省教导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教导部的统一部署,及时制定防控工作预案,力争将甲型h1n1流感阻挡在校门以外。省教导厅多次制发通知,与卫生厅联合召开了两次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甲流防控工作,各地、各校也采取各种措施,开展防控工作。但是,由于季节转换,新生入学,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有潜伏期、传播快,青少年又是易感人群等特点,使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学校蔓延。这说明,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重点部位,师生是防控的重点人群,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2.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不仅严峻影响学生心体健康,也对学校正常教导教学秩序带来极大的冲击,甚至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稳定。为此,全省教导系统广大干部务必认清形势,克服松懈和麻痹思想,立足于防大疫,切实加强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打好防控甲型流感这场攻坚战。
3.各级教导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和治理,举全系统之力,将疫情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明确任务,全面深入地做好防控工作
1.要修订、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各级教导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教导部、卫生部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及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需要,完善防控方案,方案要明确、详细,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有部门工作职责,又要明确谁来抓,既要有工作要求,又要有详细的防控措施,还要有疫情发生后的紧急应对和处置办法。细化各部门、人员职责,做到各部门相互呼应、无缝对接,一环扣一环,确保防控工作横向到边,防控措施纵向到底,实在有效。
2.要保持“分级负责,属地治理”原则,逐级落实省、市、县(市、区)教导行政部门职责,做到“一校不漏,一人不落”,实现整个教导系统防控工作全覆盖。各设区市教导局迅速摸清所辖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底数,逐一排查并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
3.要严格晨午检、因病缺课缺勤登记和追踪制度。严格师生员工健康状况的监督监测,充分发挥校医、班主任、辅导员、保安和班长、队长、组长、宿舍长在防控工作中的作用,严格执行体温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出入校园登记和体温测量制度,确保甲流感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减少新增病例的出现和交叉感染。
4.要减少或避免大规模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避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对确需举办的,必须呈报当地教导行政部门批准,并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治理责任。
5.要实施领导值班制度和每日疫情“零报告”制度。为及时处置疫情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校级领导值班制度,一旦有疫情或以外事件发生,值班领导要第一时间了解把握情况,立刻组织处置,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要建立起各级教导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上下贯通信息网络(包括校内的院、系、级、班),实行每日疫情报告。一旦发生疫情,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卫生疾控部门报告,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采取隔离、停课等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同时,将疫情和处置情况逐级报教导行政部门。各市、县,各学校都要确定疫情通报联络人,确保2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