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晓之以理、激之以利、规之以法”的原则,努力将刚性管理制度和柔性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益。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坚持重大事宜集体决策,认真推行校务公开。要严格约束自己,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不该去的场所坚决不去,以自己过硬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
二是大力加强师表型、专业型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倡导教书育人、敬业爱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良好道德风尚,树立一批真正“树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教师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形成崇尚先进,弘扬正气的良好氛围。对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问题的教师,要严肃进行查处,决不姑息手软,真正建立起监督、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管理机制,通过严要求、硬措施促进教育行风根本好转。二要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要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和研讨,积极营造教师钻研业务、发展专业的浓厚氛围,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创造机会。要组织教师参加讨论、交流、竞赛活动,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新理论、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营造教师不断深化本学科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补充人文和科技发展最新知识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立足岗位,练就一套新的过硬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三要实施教科研部门改革,更好地发挥教科研人员的作用。教科研工作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要发挥教科研部门的职能作用,就必须提高教科研人员素质。我市将根据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积极推进教科研部门改革。教科研人员要审时度势,转变作风,加强学习,深入基层学校,开展富有成效的指导和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有创新、学术上有建树、成果上有特色的高素质的专业研究带头人,充分发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和“科研兴师”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深化教育改革服务,为加快教育发展服务。
三是大力加强服务型、学习型机关建设。一要抓理论学习。要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健全理论学习制度,促进机关干部学法规、学政策、学业务,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加深理论知识的深度,扩大相关知识的广度,解决依法从政、廉洁从政和规范行政问题,提高对教育工作的管理、检查和督促能力。二要抓调查研究。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确保每名机关干部都要定期深入基层调研,及时发现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客观总结、理性思考,撰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促进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增强。三要抓作风转变。要推行政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效。把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全面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树立教育行业的良好风气。
三、狠抓“两个重点”,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上求突破
要以调动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增强办学活力为目标,围绕完善聘后管理和确保稳定两个重点,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聘后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校长、教师聘后管理标准,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对校长和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要坚决予以撤换和调整。任何人都不可以抱有高枕无忧,一劳永逸的想法,要时刻努力工作,时刻准备接受工作的考验、组织的考核、群众的考察。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活化教师工资,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