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二是文化产品与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的体制改革很少触及到文化领域,致使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这就为西方文化抢占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相反,美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不是汽车制造,不是航空航天,而是文化产业,生产总值已经占到其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美国对一个国家政权的颠覆,打头阵的是文化,担当主力的是文化。捍卫我国的文化主权,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巨大挑战。党中央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强调,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当代国际社会竞争态势的敏锐洞察和科学把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我们一定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大力倡导先进的现代文化,捍卫国家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提出了实现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的宏伟目标。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文化建设全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这一中心,抓好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大力实施艺术精品、文化品牌、市场优化、遗产保护和产业示范五大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文化工作的影响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进程。
(一)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一个哲人说过:“人在吃饱之前只有一个烦恼,但在吃饱之后却有无数烦恼。”现在,人们不仅求“生存”,还要求“发展”;不仅求“温饱”,还要求“幸福”。在我国现阶段,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也包括基本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我们党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近几年来,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获得了长足发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
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进展顺利,使更多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发展成果。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活动日益增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公益性文化事业基础薄弱,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城市图书馆数量少、级别低、藏书不多、员工不足,无法满足读者需要;各区文化馆均有馆无舍,与各区文化局合署办公,严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许多农村乡镇文化站仍然处于无房舍、无器材、无经费的“三无”状态;农村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单调,仅靠每村每月一场电影和为数极少、蜻蜓点水一样的送戏下乡,很难满足群众文化需要。
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此,一是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要点、线、面结合。“点”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