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才能有所作为,取得成功。
六、关于生活与生命的问题。生活是文艺的源泉,是孕育文艺生长的土壤。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在慢慢远离生活,游离实际,脱离群众。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使命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二为”的文艺方向。正因为文艺创作要为人民服务,所以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和人民水乳交融,熟悉人民生活,表现人民生活。只有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真正获得创作的激情,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位杰出的文艺家,其作品都凝聚着深厚的生活体验,倾注着浓烈的生活激情,越具有生命力的作品越是如此,越伟大的文艺家越是这样。要认识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我们要有意识的组织帮助并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工厂和农村,去感受伟大时代的伟大变化,为繁荣文艺创作再立新功。
七、关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文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充满个人灵性和个体创造的活动,更是文艺工作者倾注博大深挚的人文关怀、坚守文艺精神的不懈追求。文艺工作者要将自身鲜明的艺术个性与宏大的共同理想信念相融合,将独特的个人体验与伟大的时代相融汇,在时代的洪流中展现才华,铸就伟大的文艺作品。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不断超越前人,超越自己,表达个人对于时代、生活以及生命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实现艺术的首创、独创和与众不同,是每一位文艺家内心的渴望和追求。但艺术个性不是主观随意性的表达,更不是那种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否则那样的创作难免囿于狭窄逼仄的个人天地,难免成为实质上的空虚、卖弄,难免流于矫揉造作、耸人听闻和哗众取宠。只有在创作中既体现鲜明艺术个性又承载着共同社会理想的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伟大的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时代的、国家的、民族的和艺术的使命,要自觉地有所担当,更多地承载起厚重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共同理想,实现文艺作品思想和情感的升华;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以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艺术才华,努力创作出具有强大的社会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作品,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力量;要坚定信念,潜心创作,以文艺家的热情、信心、毅力和才华,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伟大的艺术创造,在讴歌时代的进程中铸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优秀文艺作品。
八、关于再现和现实的问题。再现,实际上就是再现传统的问题,也就是继承的问题;现实,实际上就是反映现实的问题,也就是创新的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这个问题,主要是想强调,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如何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既鼓励创作人员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分,同时又提倡大家要关注现实生活、加强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去表现传统题材而不去反映今天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强调反映现实而放弃优秀的传统题材。同时,我们的每一个剧种或剧团,都有着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着自己长于表现的题材和领域。因此,在选择传统或现实题材以及传统和现实的哪一类题材上,都要统盘考虑,扬长避短,辩证对待,妥善处理。另外,我们说继承传统,是要继承其中的艺术灵魂和艺术精华。我们说反映现实,也可以古为今用,借古喻今。正如我们的传统戏曲可以演现代戏,而我们的许多现代艺术则运用了传统艺术的手法和理念,在美术创作领域就常见用传统艺术的理念和手法来诉说一个当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