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规范的中心幼儿园,85%以上的中心村有幼儿园、幼儿班;85%以上的幼儿在三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入学;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普遍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至2020年,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所有幼儿园均达到办园标准,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根据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有关部署,结合我省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我们各级政府抓学前教育工作,要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一是要理顺管理体制,落实政府责任。20*年开始,我省逐步建立“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的主要财政责任,乡镇政府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但是,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单靠乡镇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由各级政府统筹组织。要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地位,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各市政府要统筹制定本辖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出台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县级政府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统筹管理和扶持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乡镇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整合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指导和管理。
二是要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多元办学。这些年来,我省学前教育之所以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是与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办学分不开的,可以说,民办幼儿园为我省普及学前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然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发展的办园方式,坚持政府履职、多元办园、成本分担的学前教育发展和运行机制。所谓政府履职,就是要求政府强化对学前教育的监管,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多元办园,就是积极鼓励各类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大力支持“公建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模式。成本分担,就是建立学前教育成本由办园主体与幼儿家长和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机制,幼儿园可以根据教育成本向家长合理收费;政府要对经济困难的幼儿园进行适当补助,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保障各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三是要坚持分区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不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差异很大,城乡之间也不均衡。各地要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实际,提出各自的发展目标,明确相应的建设任务。农村学前教育工作重在发展,主要任务是加快建立完善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幼儿园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网络。城市学前教育工作重在规范,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要继续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为其他地区作出表率。学前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要加快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四是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管理水平。要统筹学前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均衡、协调,把学前教育纳入地方教育事业规划,加大扶持和指导力度。要统筹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一方面要办好公办幼儿园,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在示范、教研和平抑收费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开放市场,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办园。还要统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加快幼儿园建设,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