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教材,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改实验,现已初显成效,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为我市全面开展课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下阶段,我们还必须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确保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没有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就难以顺利、健康地进行。因此,搞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新课程改革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依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学习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岗位练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实施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度超前。课程改革不仅是教材的变革,也涵盖了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定位、结构设计、内容选择、教育教学方式以及评价、考试方式等诸方面的变革。它要求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学习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培训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共同的教育新理念,使广大教师树立大教育的观念、终身教育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增强适应新课程、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二要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科学研究和业务指导。课程改革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既要有饱满热情,更要有科学态度,要紧密结合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教育科研的课题要产生于课程改革实践,教育科研成果要为课程改革实践服务。科研要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等问题,发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寻找对策,协同攻关。市教研部门和教研人员要转变观念,把课改作为中心工作,要与课改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与各级培训机构密切配合,在改革实践中,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和专业水平,形成本地区的专业支持力量,更好地发挥教研部门的指导和服务功能。要改革评价制度,倡导发展性评价,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正确的导向。市教育局人事科、教师进修学校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深入扎实地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好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及教学过程中的即时培训,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课程的实施同步进行;市教育督导室要把新课程改革的督导评估作为重要内容,改进方法、完善内容,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各中小学要认真抓好课程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精心选配好新教材的任课教师,组织开展好以课程改革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教研和备课活动,同时,要努力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设步伐,不断发掘学生社会实践资源。
三要强化宣传,加强沟通,争取多方支持。市“一报两台”要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和先进经验;市教育局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及网络技术等手段和途径,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发放宣传手册(或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宣传。既要在课改前宣传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又要在课改中宣传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先进人物和事迹,把新课程的理念和课改中发生的可喜变化及时传达、展示给家长和社会,创造良好的课改氛围,赢得社会各界认同、关心和支持,使课程改革形成合力,顺利推行。
三、切实加强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领导
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政策、业务性强。各部门、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