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行者李大钊有段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践行。
在我们建设全面小康,实现“两个率先”,做到“两个提前”的伟大实践中,尤其要提倡求真务实的精神。实现“两个率先”,做到“两个提前”,需要真抓实干。我们年轻干部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不空谈,不做秀,不作假,力戒骄躁,力戒急躁,力戒浮躁,防止急功近利,防止急于求成。一定要坚持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一定要坚持将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一定要坚持将发展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特别是在当前改革深化、社会转型、宏观调控的复杂情况下,要更加注意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坚持不张扬得实惠,防止图虚名招实祸。要多做群众急需和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努力为后人多留赞叹,少留遗憾。
四、严于自律,不比奖杯比口碑。古人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名言,来形容做人的品格。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情操。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一心为民,乐于奉献,是年轻干部走向成熟的标志。
刚才我听大家的发言,边听边思考,什么是成熟?首先,成熟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比方说,你是年轻干部,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素质提高了,从副职提升为正职,相对于提拔使用来说,相对于你的过去,你是成熟了;但是,相对于你新挑的担子,面对的新挑战、新考验,你还不成熟。再有,是不是你干部做得越大就越成熟,我想也不完全是。成克杰、胡长青官越做越大,身居要职,但结果成为人民的罪人,说明他们在自己所处的领导岗位上,最终没有成熟。所以,我个人理解,成熟是一个过程,成熟是一种境界,是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是不断接受考验的过程,是不断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我比较欣赏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官做得不大,只做过两个地方的县令,但他名留青史。他有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想,现在诗中的“疑是”已成“恰是”,因为大批的下岗职工、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上访反映情况的确是民间疾苦声,必须高度关注。再有大家熟知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就是一种境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应当有这样一种境界。我们年轻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锻炼,不断走向成熟,不断提高境界。
近几年来,我们一些年轻干部陆续走到了各级领导岗位,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利,这既是为人民做工作的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以权谋私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觉,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牢记“一个宗旨、两个务必、三个代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里我还想特别,能不能保持廉洁自律,绝不仅是个人形象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一级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因为人民群众评价我们党,评价我们政府,衡量我们党和政府是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往往是通过他们所直接能接触到的干部来作判断的。年轻干部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这是优势。但同时,也有缺少经验和考验,对复杂事物辨别能力不强等不足。因此,我们每一位年轻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特别是在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