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一、务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面深化和提升。
(一)抓点扩面。
我们要在巩固发展“一校两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做好增量扩面工作,主要有三项工作:一是“亮点更亮”。要巩固、发展、提升“一校两区”工作成果和水平,这个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这是我们*区教育的一张“金名片”,影响力非常大,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模式,特别是为农村老百姓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好、发展好“一校两区”的成果。二是“由点及面”。要抓好乡镇中心小学、其他完小及教学点和部分乡镇初中的均衡发展工作。现在农村完小、部分初中在城区学校的带动下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起色,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如何让还没有结对托管的乡镇中心小学、其他完小及教学点和部分乡镇初中跟上这种发展势头,这其中也包括解决幼儿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涉及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问题,总之,就是要尽量解决好已经存在和可能出现的“教育短板”的问题,推动齐头并进,从而促进面上整体的均衡发展。三是“中间接轨”。要抓好处于城区和远郊的中间地带的近城郊学校接轨城市化的准备工作。近城郊的农村学校如何从实际出发,适度超前考虑城乡教育“无差别”发展,做好应对城市扩张融入城区发展的文章,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
(二)配套完善。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涉及到教育工作以外的内容,城与乡、乡与乡、城与城,学校与学校,学校内部各系统,以及外部的环境,资源、政策的整合配套等等,都是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关注的领域。全面深化和提升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扎实务实的努力工作,下一步的重点就是抓好配套完善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继续改善硬件设施。尽管这几年学校的硬件条件普遍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但是还有工作要做,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抓好必要的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在硬件建设上要坚持“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的原则。同时,要把少数教学点的撤并、小规模学校建设和“校安工程”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硬件,合理布局调整,使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二是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理念、能力、师德师风这几个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们既要抓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教师综合素质释放的效果。三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制度建设。要完善制度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范本。重点是完善评价引导制度,如校务、德育、教学、学生、教师、评价、财务、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和评价体系。规范办学行为方面,我们要头脑清醒,不要触及违反“底线”、“禁令”。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建设非常重要。学生安全、校园文化要重视抓好。德育工作是能催生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做到长抓不懈、常抓常新。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均衡发展根本和基础,必须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建立和完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管理办法。“一校两区”模式从初创发展到现在,我们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从制度上讲,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以保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性发展,因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需要工作热情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长效保障和推动。
(三)创新发展。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