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教师双向选择机制。实施教师支教制度,促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到农村学校任教。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根据省里要求,各地除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外,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每年还要安排10%的公用经费用于教师培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校长要切实担负起全面管理好学校的职责,依法治校、从严治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落实安全责任,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
四、加强宣传,让党和政府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传工作。春季开学前,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进行宣传,通过印制“宣传卡”、组织政策宣讲团、向家长发送公开信、编播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标语、上公开墙等形式,把政策宣传到每个乡(镇)、每个村、每个学校、每个家庭;春季开学后,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黑板报、设立政策咨询站等形式,进一步向学生、家长和社会进行宣传,努力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落实责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下,主动会同纪检、监察、审计、财政、价格、宣传等相关部门,开展监督和检查。要协助纪检、监察、价格部门,加大行政监察和治理乱收费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要积极协助审计部门,开展对改革资金的专项审计工作;要协助财政部门,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教育部门自身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应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制定督导计划,做到点面结合,既要全面了解整体工作的进展情况,又要及时了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督导情况要通报公示、限期整改和问责奖惩,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今年是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和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90%的项目竣工等有关工作任务,省政府已列为20*年必须办好的实事。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从目前情况看,全省进展不平衡。进展滞后的县(市、区)必须认认真真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