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观念更新滞后是阻碍我县教育质量持续快速提升的主要症结。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观念(理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周济部长在09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矛盾,着力构建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一个要求就是转变观念,确切地说转变教育观念是我们解决教育问题和矛盾、构建体制和机制的前提。
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我县去年高考创下全市第一的历史新高,今年仍然保持在全市前列;中考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水平。但是,这些成绩与我们建设教育强县的目标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要把*县教育真正打造成为全省强县、名县,我们就必须拥有在全省叫得响的一流的教育质量。而如何在我县打造出像洋思中学、杜郞口中学一样的质量名校,办出像河南濮阳、辽宁盘锦一样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我想,首先是必须从教育观念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更新和转变。
我们以前特别强调教育经费的困扰,但是现在都知道充裕的经费不等于一流的质量;我们以前特别强调办学条件简陋,但是现在都知道一流的条件也不等于一流的质量。有大厦还要有大师。今年《人民教育》连续出了两个专辑,分别介绍了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和生本教育,我认真进行了研读,发现他们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试、教师讲课不超过15分钟或20分钟、不搞频繁的统一考试,等等。再比如魏书生当班主任时,经常出去讲学,学生靠自学成绩一流;而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的 周伟锋 老师,教高三时有4个月外出学习,学生完全靠自学,高考平均分比省、市重点学校高出23分。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他们相同教育观念的支撑。教育部原副部长董纯才早在1984年就指出,魏书生的教育实践,“贵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生本教育更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可以看出,如果用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作指导,即使靠学生自学也能持续快速提高质量;相反,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即使有较好的师资和严格的管理,也不一定能够办出一流的教育质量。
在“百名干部进课堂”活动中,通过大量听课,局领导班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或者说还没有把新观念落实到课堂中,课堂教学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更新干部教师的思想观念,20*年以来,我们先后多次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县内也深入开展了“学洋思”、“构建有效课堂”、“异课同构”和“生本教育实验”等教研、教改活动。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人发出了“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到底学什么”的质疑。这就反映出我们教育观念的严重落后。不知道学什么,是因为抱着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放,只学习外在的教学形式,不注意学习教育思想精髓。一味地“拿来主义”,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不能在学习中感悟和提升自己,结果必然是“邯郸学步”,无所适从。
观念的落后必将导致决策、政策、措施等一系列的落后,最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观念落后,我们有的学校管理教条,疆化呆板,缺乏活力;有的校长思维定势,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成为摆设;有的老师只管短期成绩,搞满堂灌、题海战,致使学生厌学成风。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