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当前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明显提高”:
1、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五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完成了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放射大楼、传染病区、中医院住院大楼、妇保院门诊大楼、贝林医院、桃源骨科医院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20家,其中公办的医疗机构有94家;共有床位数1276张,比“十五”初增加400张,专业卫生人员4021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较快,现有民营医院3家、个体诊所41家、社区服务站10家、村卫生室253个;民营医院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0多人,床位380张,分别占全市的14.5%和29.8%。公办民办医院之间正逐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好竞争态势,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在竞争中得到提高。
2、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力度,切实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监测预警和报告体系以及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率达到100%,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提高。积极承担“十五”国家级血防攻关课题,以项目化的思路统领血吸虫防治工作,至目前我市尚未发现阳性钉螺和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例;成功处置了多起麻疹、伤寒等突发传染病事件,特别是去年*镇暴发甲型副伤寒疫情,各级各有关部门反应及时,处置果断,措施得力,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控制了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蔓延。(例:同样的疫情,我省玉环县由于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疫情大面积的传播和蔓延,不仅花去了4000多万元防治资金,而且长时期分散“精力”,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损害了投资环境。)
3、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贫困群众重大病医疗救助为辅,医疗互助互济为补充的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初步建立。20*年,全市共有3281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462人享受了医疗报销,报销金额达1352万元;42.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6.8%,14280人享受了医疗报销,报销金额达16*万元,其中万元以上的有312人,2万元以上的有76人。同时,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通过设立医疗救助金、开展慈善捐款等活动形式,为解决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实施了“健康服务快车”、驻村医生负责制等服务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为群众建立17万份健康档案。卫生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医疗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医疗质量在不断提高。我市先后被评为“省农村中医先进市”、“省无偿献血先进市”、“省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先进单位”、“血防工作先进县市”。
“十五”期间,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于卫生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医院院长面对卫生体制改革过渡期的各种困难,艰苦奋斗,务实奋进,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比较大的成绩,有的工作还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使*人民群众得到了许多实惠。所有这些变化和进步,是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