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一、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我市专利工作态势良好
1.企业专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涌现了三友电子公司、新辉纺织机械公司、三江互感器公司、*飞博照明公司、*变压器公司、金牌摩托车配件公司、赢牌体育用品公司等一批专利型企业。三友电子公司更是跻身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2.专利转化步伐明显加快。促进自主开发了新型节能灯管、提花机、互感器等一批专利技术产品,及时从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名校大院引进转化了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功能性红曲等一批高技术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成功处理了全塑底阀、户内电磁锁等两项专利侵权纠纷,以及三友电子公司的技术秘密被窃事件,为企业直接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3.政策扶持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制订出台并实施《关于加强专利工作的若干意见》、《*市专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在“科技政策25条”中设立专利专项奖励资金,对申报并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以及自主开发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后形成产业化经营的,予以重奖,据初步统计,我市每年用于专利技术申报和产业化的奖励达100多万元。
4.专利机构队伍建设逐步健全。自2001年,我市在市科技局设立了信息专利科, 2005年增挂*市知识产权办公室牌子;同年,市政府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年,成立了*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工作机构规格不断提高,指导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企业也不断加强专利工作队伍建设。为我市开展专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自主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累计展出宣传版面50块,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举办专利知识讲座和培训班20多次,多次开展了“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大规模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科技信息网、中国机电产业信息网上开通了专利专栏。专利知识教育及培训工作不断推进,有效提高了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的专利工作刚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市的经济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专利总量在全省的排位靠后。如20*年我市万人人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与往年相比,虽然进步较大,但与全省相比,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17.39%、16.42%。二是专利转化能力,特别是形成产业化生产的能力不足,专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支撑、引领作用还没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专利工作的不平衡性较大,企业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企业专利申请还是空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落实和加强。
二、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专利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专利工作,已成为衡量企业、产业乃至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作为欠发达地区之一的我市而言,要实现“跻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推进率行崛起”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靠什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走科技创新之路、科技强市之路,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专利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1.强化专利工作,是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我市在“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三大战略的指引下,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回顾总结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