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打造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能务素质的新要求,尤其要在加强对领导干部培训、使用的过程中,更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切新能力的培养,切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一要改进培训方式,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改进和创新培训方式,把挂职学习与下派锻炼结合起来,把党校培训与院校培训结合起来,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基层实践能力。二要加大使用力度。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要及时把优秀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艰苦岗位上培养锻炼,提高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三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统筹人才工作。既要突出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真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和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快经济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当今中国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展。汕尾建市后,海丰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据*省社科院公布的《20*年*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省珠三角地区以外县(市)中,海丰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均列第一名,经济增长后劲列第二名。但是,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又是“矛盾凸显时期”。去年,海丰的人均gdp已达11935元,正处在这一发展的关键敏感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将会更为突出、更为集中地显露出来,海丰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更加繁重。我们如果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缺乏基础和支撑,反过来,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凸显也将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首先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解决部题,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尤其要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推进海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一是要注重观念更新,提升思想解放程度。我县要推动经济的加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目前,我县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甘为人后、不思进取的问题尤为突出。集中表现为:有的因循守旧、患得患失、小手小脚;有的无所事事、束手无策、无所作为;有的眼光狭窄,眼睛只盯着本部门、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不顾全县的发展大局。因此,我县更加快发展,必须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进一步开展思想创新活动,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从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城乡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建设中去。
二是要强化区域直辖市发展观念,全力打造县城经济。今后,我县必须把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放在大力打造一批中心镇、专业镇上,以带动全县的区域协调发展,增创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要通过加大对海城、公平、可塘、梅陇四个中心镇的建设,鼓励、扶持公平服装、城东毛织、鹅埠制鞋、可塘珠宝加工、梅陇金银首饰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