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热潮,以切实改变目前农村环境卫生脏、势差的面貌,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工作要求
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是一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心工程,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务求实效。重点要落实好以下五项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对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廖利胜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庄少伟同志任副组长,县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公路局、水利局、环保局等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抓好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成员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各镇场也要相应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亲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本辖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卫生、教育、民政、建设、交通、公路等部门也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与此同时,要切实抓好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各镇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搞好辖区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将镇道、村道、镇区、街道和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分工落实有关部门和镇、村干部包干到具体地段、具体区域和村组,实行包地段、包区域、包整治和日常管护的"三包"责任制。同时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明确任务促落实,倒计时安排时间催落实,严肃纪律保落实。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制订落实相应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县城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认真按照"门前三包"和责任地段的要求,落实专人做好"三包"和责任地段范围内杂草和垃圾杂物等的清理和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各镇场要参照县城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和落实责任地段的有关要求,切实落实好镇区各商铺住户、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学校和各村(居)委的"三包"责任制和责任地段,切实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避免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工作出现"一阵风"。
(二)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各镇场和县直部门要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做到明确任务、分级奔责、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工作主体在镇、村.各镇场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措施,层层进行动员部署,广泛发动农村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高潮。要针对辖区内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部位,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清理整治,重点抓好镇区、镇道、村道两旁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和杂草树木的清理整治。要派出工作组,深入到各村各片进行宣传发动和加强检查指导,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整治行动,以及统一开展卫生防疫和除"四害"工作,使农村各地有一个干净卫生整洁的环境欢度春节。同时要抓好农村垃圾集中堆放点和改水、改厕等各项配套建设,促进农村环境卫生在软、硬环境上得到同步改善。县直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全局观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积极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推波助澜,共同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抓好、搞好。卫生部门要发挥指导和协调职能,积极支持帮助各地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除"四害"及卫生防疫工作,同时要牵头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