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干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教育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一步弘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营造一个讲奉献、比业绩、求发展、促和谐的工作氛围。注重校长队伍建设。定期召开校长学习交流会议,全面开展校长职能培训,先后三次组织6名校长赴杭州、天水等地重点小学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提高,造就了一支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身作则、团结和带领教师一心一意出质量、全心全力促发展的校长队伍。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师徒结对”的帮扶机制,在各校选出一些有经验的年长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互听互评,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在教师中树立教学榜样,示范带动新教师出成绩、出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3、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历届乡村领导都非常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乡党委、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整合全乡社会资源,大力支持教育工作,建成启用了教育教学设施一流的麻池寄宿制学校,补助住宿学生生活费,购置住宿学生接送车辆,每周星期日、星期五下午定时接送住宿学生,为*子孙后代接受良好教育、全方位提供上学方便。在全乡六所小学建成“三园式学校”和小学远程教育室,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我们农村孩子同样享受到了城市学生的教育。乡上连续多年兑现了学生奖励帮扶办法,为当年考上大学本科、专科的学生一次性奖励4000元、3000元,为620名小学、初中学生发放上学补贴9万元,为62名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信息技术教育费3.1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学和家长支持学生上学的积极性。
同志们,回顾我乡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勤劳的*人民一直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在全乡已蔚然成风,特别是一些乡属企业、村(社区)情系教育,慷慨解囊,急教育之所急,帮教育之所需,最大限度地对教育事业进行帮助和支持。二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的结果。我们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靠改革增活力、挖潜力。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了“教师能进能出、校长能上能下、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三是全乡教育战线上的全体干部和广大教职工苦干、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教育基础较好,各校领导班子都能顾全大局,精诚团结,钻研业务,不懈进取,以对组织、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打好“接力赛”,开创新业绩。特别是近年来,他们带领广大教师负重奋进,自强不息,保持了*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他们不计条件优劣,不论待遇高低,潜心教书,精心育人,甘为人梯,默默耕耘,对教育工作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献出全部的爱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个别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尽快改进和解决。
同志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教师的职业光荣而伟大,广大教师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