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为全市推进社区首诊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20**年特困群众和参保职工的社区首诊率分别达到85%和62%,双向转诊的下转率达到32%,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比20**年同期增长42%,每门诊病人和每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分别比20**年同期下降13%、16%。
三、加快水平提升,探索社区卫生人才建设长效机制
我市为缓解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紧缺状况,在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一是开展“对口支援”和“千名医生下基层”活动。从20**年起,我市开展了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简称“对口支援”)和大医院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帮助工作(简称“千名医生下基层”)的活动。要求全市58家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每家必须对口支援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社区医务人员到大医院免费进修;同时,向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以管理、医疗、护理和医技人员为成员的服务团队,在中心帮助工作1年,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传、帮、带”。3年来,共有1012名大医院医务人员到社区工作。二是鼓励“老医生进社区”工作。20**年,我市制定并实施了鼓励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简称“老医生进社区”)工作的计划,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对原在二级以上医院工作、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中级以上职称、70岁以下、身体健康和自愿到社区工作的老医生,按主任医师1000元/月、副主任医师800元/月、主治医师600元/月的标准由市政府给予津贴补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工作情况发放工资。目前,全市共招聘了152名老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三是实施“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计划”。20**年,我市制定并实施了“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计划”,要求到2008年底完成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规范化岗位培训。我们采取分片分类的培训办法,以2-3个区为一片同时培训,按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卫医生及其他卫技人员专业分类,通过理论学习与临床带教相结合、技能培训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形式,认真实施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截止20**年底,我市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率分别达到86%、89%、93%,到2007年底将完成全部培训任务。四是实施“引进大学生”工程。20**年以来,各区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大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优惠政策。对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大学生,由财政部门负责为其缴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金,工资按高于所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水平发放,安排刚毕业大学生带薪到大医院免费进修学习1年。3年来,全市社区共引进了146名大学生,初步缓解了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四、创建群众满意机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监督机制
20**年,我市通过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发挥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作用,由第三方评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将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标准,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民主监督机制。全市统一印制居民意见反馈表,通过民政部门将意见反馈表分发到居民群众手中,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程度、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态度等内容进行评价。居民通过“邮资总付”专用邮件反馈意见表,邮政部门负责统计、计算满意度。对无违法违规行为,专业考核和群众满意度达标的机构,在媒体公示后授予“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荣誉称号;对群众不满意的机构,在限期整改后群众仍不满意的予以淘汰。
通过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