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局深化科学发展观落实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加快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本文来自。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本文来自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