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品种资源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实施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向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输出科技成果和产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外大院名校,以其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到我省为核心,大力开展省院省校合作、滇沪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国内科技合作。推动我省与中科院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全面合作。办好“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中国东盟科技论坛”和“20*年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
(五)争取国家部委支持
落实部省会商工作制度,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省兴边富民科技工作、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等会商议题,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继续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组织实施,吸引和集聚全国科技力量,围绕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六)强化科技投融资工作
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投入面临巨大压力,停止投入、放弃研发,无异于“慢性自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全面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研究提出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措施,引导开发性金融贷款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加大贷款贴息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投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筹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培育3~5户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
(七)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园建设,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审批,加快规划设计、土地收储等各项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开工并组织遴选入园的第一批省属科研机构。加快*省应用技术研究院组建工作。认定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认定10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引进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结合。公益类科研院所、有财政投入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要加大开放力度,为企业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新建设20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强5~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功能建设,逐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八)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引进10名以上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并落实相关引进政策。培育10个以上省级创新团队,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九)加强州市县科技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科技厅与州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共同组织实施重点科技工作和重大科技项目,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州市党政“一把手”工程,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和扩大科技计划项目备案核准制,加强对备案制项目的考核评估。加强对州市科技工作目标考核,完成20*~20*年市、县科技进步考核。
(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十一五”以来,我省已制订发布促进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文件27件。今年要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将新制订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25件。越是在困难的时候,科技创新对激励政策的需求越迫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