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总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5年来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多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认真解决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做好招生、资助、后勤服务及困难帮扶等工作,努力把师生员工最关心的事办成最满意的事,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健全维护学校稳定长效机制,提高工作主动性、预见性,把影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探索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和女大学生等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五、把提高科学化水平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是我们党建党88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不懈追求科学管党、科学治党的智慧结晶和理论升华。提高科学化水平,不仅是对党建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的体制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标准,谋划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育工作各个领域,把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体现在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
第一,抓决策。出台任何改革发展举措都要搞好顶层设计,科学确定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稳步有序推进。作出正确决策必须注重调查研究,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最新要求,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现实期盼,掌握广大师生真实想法,获取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必须注重发扬民主,建立健全重大教育决策咨询、听证和风险评估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保证决策不出偏差。
第二,抓运行。没有高效的运行,就没有决策的落实。要善于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运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要善于通过制度建设来推动运行,建立健全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制度,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要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防止重制定轻执行。要善于通过抓基层来促进运行,多为基层出实招,多为学校解难题,多为师生办实事。
第三,抓试点。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能仓促决策、盲目蛮干。要坚持试点先行,对事关全局的重大教育政策和改革举措,要在全面推行之前,选择不同地区进行试点,取得成熟经验后再整体推进。要注重发现典型、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要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对在实践中涌现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都应当给予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
第四,抓督查。督促检查是促进政策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决策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途径。要增强督查工作针对性,对重大教育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重点督查,掌握落实进度,及时发现问题,抓出成效。要改进督查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